close
大嫂很會做「醬筍」、「酸筍絲」、「脆筍」…等山區特產,因此,我有幸分享了很多大嫂的手藝與慷慨。
「脆筍」是用麻竹筍做的,做的過程是將筍子切片,然後用自來水或山泉水一直泡著,而且水要不斷的讓它保持流動才不會壞掉,就這樣用活水泡個一、兩天,直到筍片變成白色,撈起加些鹽後裝罐保存。
因為沒用漂白劑,也沒用防腐劑,所以要放在冰箱保存,保存得好,大概可放個一年。因此,在菜價高漲時,我會利用這些「脆筍」做湯,也可拿來炒辣豆拌醬或用醬油紅燒。
今天,我想拿來做「梅乾菜脆筍排骨湯」。
做法:
排骨先在燜燒鍋中燜3小時,移至瓦斯爐再度煮滾後,加入脆筍(稍微泡洗一下)和切碎的梅乾菜(有很多沙子,要注意洗乾淨),等梅乾菜香味煮出,調味後即可。
有去過清境農場的人大概都會在旁邊賣特產的小攤吃過這種湯,不過那湯裡可沒我們自己做的那樣放排骨進去。
如果怕買的脆筍有漂白或防腐劑,可以先用水泡洗,多換幾次水,用熱水燙過再煮,就可以去除藥劑的殘留,而且做這樣的處理並不會影響脆筍的脆度,煮起來,還是一樣的好吃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