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自由重於財富,但不巧的是財富決定自由,因此不管再怎麼清高,最後還是只好追求財富,所以『腦袋決定口袋,口袋決定自由』。 

父母知道未來年輕人所要面對的是嚴厲的競爭與考驗,未雨綢繆的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,但是很多沒腦袋的孩子只會為賦新詞強說愁,沒來個所謂的青年叛逆期就好像跟不上時代似的,而且還以為自己很行,認為父母的那一套早該放到歷史課本裡去了。 

於是,迷迷糊糊的考上大學,混了四年畢業還無法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。在不想面對職場之下,考研究所似乎是一個很好的緩衝。父母拼了老命,再度無條件的提供支持。等到結果不如預期時,只會逃避問題的個性把一切的壓力丟給別人:「都是為了別人的期望,。我決定以後要為自己而活, 

沒體量父母的心意,浪費父母的辛勞,更沒為自己累積能量,說穿了,從頭到尾就沒為別人活過,甚至不曾為自己活過,只是隨波逐流,無方向的過日子,真不知這樣的人有何能量可以「自由」的為自己而活,而這個自由的範疇又有多深,多廣? 

雖說唸書和賺錢關係不大,就如Bill GatesMichael Dell這些科技怪咖大學都沒畢業,身價卻都非常傲人,更別說其他產業的成功人士,但他們都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,這才是重點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景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